【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每天为您普及健康知识


“千万别去化疗,那就是骗人的玩意!”小李妈妈逢人就说。

小李在前年确诊了淋巴瘤,发现时病程已处于中晚期,但还没有发生扩散,所以很快进行了手术。术后在医生建议下进行了化疗,化疗给小李的身体带来了明显的副作用,恶心呕吐、脱发,整个人奄奄一息。

还不仅如此,在第6次化疗时小李体内的血小板数量骤降,后续治疗也无法让血小板数值回升。医生称,这种情况已经无法继续进行化疗,建议小李回家休养,给小李“判了死刑”。出院回家后,小李的身体情况每日愈下,在不到半年之后就遗憾离世了。

这个结果令他妈妈难以接受,固执的认为是化疗导致了小李死亡,如果不化疗可能结果就不会如此,到底化疗会不会加速患者的死亡速度呢?


化疗”闻之色变,“利弊”怎么分?

化疗是通过对机体局部或全身使用化学药物,抑制和灭杀癌细胞的方式。该治疗方式所使用的药物对于肿瘤细胞的辨别能力较差,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属于一把“双刃剑”。

肿瘤是机体受到致病因素威胁后,失去对局部组织细胞的调控能力,致使细胞快速增殖后的异常增生物,具有浸润、转移、扩散等特点。

目前,临床医学中所用的化学药物通过破坏细胞组织的DNA、RNA、蛋白质等有效成分,达到抑制癌细胞繁殖,灭杀肿瘤细胞的作用,部分早期癌症经过积极有效的化学治疗后,能够将肿瘤细胞完全灭杀,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而对于需要手术治疗,或中晚期的肿瘤患者通过化疗可以抑制肿瘤的增殖速度,延缓病情恶化程度,增加患者的生存期限,提升生活质量。

目前,化疗药物对于细胞的靶向作用是通过增殖速度进行判断,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与肿瘤细胞同样具有快速增殖的特点,该药物会进行无差别抑制,造成血浆中的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血液细胞数量下降,引起骨髓抑制。

而且,化学药物会刺激胃肠道、中枢呕吐神经,引起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损坏增殖期的毛囊细胞,导致暂时性脱发。但是,化疗造成的不良后果通过改变治疗方式可以降低对身体的影响;停止化疗后通过新陈代谢,药物排出体外后大部分并发症可以逐渐缓解,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不是所有的癌症都需要进行化学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应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以及患者体质进行综合判断。临床医师表明,有5种癌症不推荐化疗。

1、患早期癌症的病人

机体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异常增生组织,未造成大面积浸润,但生长速度较快,考虑是恶性肿瘤时,应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式排查恶性肿瘤。

确诊处于肿瘤早期时,可以根据医生建议,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对周围可能发生浸润的组织进行广泛切除,预防肿瘤细胞大面积扩散,术后能够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此类患者术后基本康复,无需进行化疗或其他综合治疗,定期复查预防肿瘤复发即可。

2、所患癌对化疗不敏感的病人

部分癌症对于化疗十分不敏感,进行化疗效果很差或是无效,如甲状腺乳头状癌、胃肠间质瘤、肾透明细胞癌等,一般不建议进行化疗,治疗会以手术、靶向药物治疗等为主。

3、身体不允许的病人

化疗本身是敌我不分的,在治疗后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年龄较大或是罹患肝肾、心功能衰竭的患者来说,身体多难以耐受化疗,盲目进行化疗会加大患者的痛苦、缩短生存期。

4、终末期病人

病程到达终末期的患者,往往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意义,此时的重点应该放在减轻患者的痛苦上,而不是盲目进行治疗徒增痛苦。


5、放射治疗可以治愈

除了化疗外,放射治疗也是癌症治疗方式之一。放射治疗可以利用放射线对局部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照射,是放射药物精准破坏细胞正常结构,灭杀肿瘤的方式。

目前,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癌、前列腺癌、肝癌、宫颈癌等实体瘤,未出现大面积转移灶时,通过放射治疗治愈率较高。

相较于化疗,放射治疗对于机体损伤能够控制在照射部位,但具有局限性。如果放射治疗能够控制疾病,首选放射治疗灭杀肿瘤。

化疗对不同类型癌症效果各异,预后时间跨度大

一项针对卵巢癌的临床试验显示,采用一种含铂类新药的芳香化合物作为辅助化疗,可使45%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达到痊愈。研究发现,这种新型铂类药物可以与癌细胞的DNA发生作用,形成交叉链,从而能有效地阻断98%的癌细胞分裂和繁殖。

但是,由于化疗药物无法完全清除体内所有的癌细胞,少量癌细胞可能会逃避药物杀伤,沿血管转移到其他部位,导致肿瘤复发。所以,接受该化疗方案的卵巢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大概在10年以上。

相比之下,对于一些晚期肝癌或胰腺癌等对化疗敏感性较差的癌症,即使积极地接受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仅有2-4个月。根据病例统计,个别晚期肝癌患者甚至只能活几周。因为这类癌症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很低,化疗效果不佳,无法显著缩小肿瘤并延长患者寿命。

在生存期方面,除了药物敏感性外,癌症的类型和分期也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大影响。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对于早期低度恶性的结直肠癌等,即使不进行积极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可达10年11以上。但是,如果是晚期、高度恶性的胰腺癌或肝癌,即使接受化疗,中位生存期也仅有2-4年。


如何应对化疗的副作用?

1、 恶心、呕吐

肿瘤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因此医生在用药前会根据大多数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以及药物的品种、特性来选择适合病人的止吐药。止吐药分为静脉类和口服类,患者需要严格根据医生嘱咐的用药次数和剂量使用,切忌擅自停止用药。

还要避免空腹用药,尽量做到少量多餐,选择清淡食物。药物敏感患者如果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的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腹泻

统计发现75%的消化道患者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因此需要注意合理膳食、均匀搭配。在腹泻期间尽量做到少量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每日还需摄入2000~3000ml的水分,并适量补充富含钾、钠等电解质的橙汁、香蕉、杨桃等食物。其次在选择流质食物时,尽量搭配馒头、面包等固体食物。

3、 便秘

患者使用止吐药、止痛药或是进食不足、水分缺乏、运动量少等原因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要避免便秘,需保证每日2000ml的充足水分。患者可以在清晨起床后饮用200ml温水,促进肠道蠕动。

多吃豆类、青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富含纤维的食物,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慢走运动。在餐后可以做些简单腹部按摩促进肠道活动以及尽量选择相对固定的时间排便。

总而言之,化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来说利大于弊,因此我们要用客观的角度看待化疗。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